首页新闻国内 最新研究:新冠肺炎患者或在有症状两三天前就排毒

最新研究:新冠肺炎患者或在有症状两三天前就排毒



  (抗击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新冠肺炎患者或在有症状两三天前就排毒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自然科研旗下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抗击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新冠肺炎患者或在有症状两三天前就排毒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自然科研旗下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最新发表的一项模型研究指出,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可能在出现初始症状的两三天前便开始排出或分泌新冠病毒(SARS-CoV-2)。

  这一通过模型估算新冠病毒传播时间点的医学研究论文通讯作者为香港大学世卫传染病流行病学及控制合作中心刘浩然。其和同事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94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排出时间模式进行调查,他们采集了这些患者的咽拭子——从最开始出现症状到之后的32天内;总计分析了414份咽拭子,发现患者的病毒载量在其症状初发时最高。

  此外,刘浩然及同事还利用来自公开数据的另外77个“传播对”(transmission pairs)信息,对新冠肺炎的传染力特征进行建模。每个“传播对”包含两名具有清晰的流行病学关联的新冠肺炎患者,很有可能是其中一名感染了另外一名。研究者根据模型研究推断,在新冠肺炎症状出现前的两三天,感染就已经开始,在症状出现前的0.7天达到峰值。他们估计,44%的继发病例是在症状出现前的阶段被感染的,并且预计病毒传染力在7天内快速下降。

 

  研究论文称,影响新冠病毒防控措施有效性的因素有多种,包括传播链中连续病例之间的间隔时间,以及从感染暴露到出现症状的时间(潜伏期)。如果连续间隔时间比潜伏期短,则意味着可能在出现显性症状之前就已发生病毒传播。因此,以出现症状为时间点而采取的防控措施,其控制感染传播的效果可能要打折扣。

  自然科研15日向媒体提供这项研究成果论文的新闻稿提醒,论文作者指出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依赖患者回忆症状的初发情况,这可能在研究中引入偏差,因为有可能存在初发症状认知滞后。(完)

【编辑:王诗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览网融媒体平台--博览杂志社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chinaexponews.com/news/guonei/202104/466.html
上一篇河南:县级医院治愈出院新冠患者占全省三成以上
下一篇 两部委:“五一”假期推动实施预约制 引导游客间隔入园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619212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zgblw@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