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国内 中外科学家研究揭示多动症与睡眠障碍共病机制

中外科学家研究揭示多动症与睡眠障碍共病机制



  新华社上海4月15日电(记者吴振东、郭敬丹)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科学家领衔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多动症与睡眠障碍共病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

  新华社上海4月15日电(记者吴振东、郭敬丹)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科学家领衔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多动症与睡眠障碍共病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早期多动症症状引发后期睡眠问题的脑影像学证据,并提示相关分子生物学过程。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生物精神病学》杂志。

 

  多动症在儿童中有较高比例,患者常常伴有睡眠障碍,同时也给神经系统发育带来负面影响。为厘清多动症与睡眠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该项研究通过因果推断统计模型,发现早期多动症症状越严重,引发后期睡眠问题越多。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开展了脑结构影像学研究,发现了与多动症症状和睡眠问题共同相关的若干关键脑区,主要集中在注意力网络和觉醒系统。在这些脑区中,较少的脑灰质与更严重的多动症症状相关,而更严重的多动症症状会引发后期更多的睡眠问题。基因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一些主要参与昼夜节律和神经信号传导等分子生物学过程的特殊基因在上述脑区中表达较多。

  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多动症症状会显著增加儿童睡眠问题,从而揭示了多动症与睡眠障碍共病机制。论文通讯作者之一罗强博士说:“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与此相关的基因和脑结构。”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表示,这些发现或有助于研发设计新的早期多动症治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的多动症症状和睡眠问题。

【编辑:黄钰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览网融媒体平台--博览杂志社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chinaexponews.com/news/guonei/202104/458.html
上一篇杨、柳絮:有人说我会传播新冠病毒?其实……
下一篇 专家:疫情下 远程多学科团队是肝胆胰肿瘤的重要治疗模式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619212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zgblw@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